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专业简介 >> 正文
085700资源与环境专业简介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5:31  来源:  编辑:吴琼   作者:曹蕾  审核人:曹蕾

085700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

淮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立足苏北、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坚持生态环境行业需求导向,围绕淮河、大运河、洪泽湖“两河一湖”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河湖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水土环境监测与协同治理、资源环境信息开发与应用三个特色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服务地方情怀的生态环境领域高层次应用人才。

本专业类别依托“生态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塘库智能监测与水环境生态管控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与江苏省泗洪洪泽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等14家行业单位建有长期实践基地。

【招生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生态环境行业需求,掌握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熟悉生态环境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能够在河湖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水土环境监测与协同治理、资源环境信息开发与应用等方向承担工程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和实施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①河湖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发挥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研发山水林田湖草等湿地资源一体保护技术、综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湿地系统生态修复技术。

②水土环境监测与协同治理。结合同位素示踪、微生物分子、水化学等监测技术和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研发,跟踪监测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中小水体、小微湿地及土壤的影响,研发农业面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以及水土环境生态修复与工程治理技术。

③资源环境信息开发与应用。以3S、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研发资源环境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信息系统开发与建模、风险评价与预警决策等技术。

【主干课程】

工程伦理、工程数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现代测量与遥感技术、数智化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水文学、智慧湿地保护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环境智能监测与分析技术、空间智能技术与应用、资源环境智能遥感分析、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处理与AI建模、智能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学、环境工程系统管理与优化、现代环境仪器分析(含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