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激发同学们对数字地形建模的兴趣,提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3月21日,地科院2405班于地文楼302教室开展“TIN知多少?”算法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贺巧宁老师指导,2405班同学共同参与。





在本次活动中,冯凯旋、黄勇文、雷雯晔、纪善鑫、罗翔5位同学,组成“地理探索小组”,以“理论+实践”为主线,经过前期的分工协作、算法设计,最后展示了生成TIN(不规则三角网)的不同算法。
活动伊始,小组组长冯凯旋以“为什么TIN是地形建模的利器?”为引,通过生动案例阐释了TIN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字地图、游戏场景建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一系列图示,冯凯旋形象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最经典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让同学们逐步理解了“空外接圆准则”和“最小角最大化准则”。
随后,黄勇文、雷雯晔、纪善鑫、罗翔4位同学分别讲解了“逐点插入法”、“凸闭包收缩法”、“递归生长法”以及“分块+并行计算”4种不同的算法。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其中有不少同学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其他同学再次阐述不同算法具体的实现步骤,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不同算法的理解。
活动尾声,贺巧宁进行总结,指出了不同算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贺巧宁表示,本次算法研究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的理论学习,培养了同学们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与学术氛围,也为同学们未来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