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安全护航 奋斗扬帆”主题教育月活动启动以来,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新构建“教育-实践-体验”三维一体安全教育模式,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系列活动,打造涵盖消防应急、生命救护、心理健康、法治警示等方面的安全育人载体,全方位提升学生安全素养,为青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消防研学:筑牢校园“防火墙”
地科院师生携手淮安市机关幼儿园小朋友,走进柳树湾消防救援站,开展“大手拉小手 安全路上一起走”消防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消防员化身讲解员,带领同学们近距离参观各类消防车辆、触摸消防设备,感受消防工作的专业与严肃。“飞行毯安全问答大冒险”环节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在趣味闯关中牢树安全意识,生动掌握火场逃生黄金法则。特别设置的“119模拟报警”环节,以全真情景再现,引领参与者在数字沙盘推演中精准掌握报警五要素,实现安全教育从“知道”到“做到”的质变。同学们认真学习,亲身体会,深刻领悟到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准确沟通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更加关注消防安全,积极传播消防知识,为营造良好校园安全环境贡献力量。
救护培训:守护生命“黄金四分钟”
“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近日,地科院特邀淮安市红十字会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培训会上,范金虎医师以真实案例为引,强调了应急救护“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讲解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CPR+AED)等急救知识技能。借助人体模型,他分步骤演示海姆立克手法、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仪器的操作流程,并对胸外按压要点及成人、儿童、婴儿的差异进行了精准阐释,让同学们系统、全面地学习急救要点。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模拟施救,将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保命本领。此次培训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场关乎生命守护的启蒙,为校园安全筑牢根基,帮助同学们在关键时刻有信心、有能力化身生命护航先锋。
心理手作:培育生命“向阳花”
地科院紧扣学校“3.20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世界予我 拥抱生命”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以硬纸板、黏土、不织布等材料为“画笔”,梳理生命节点与情感事件,将对生命的感悟具象为一棵棵独特的“生命树”。这些生命树似文化纽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挂满“记忆碎片”与“成长关键词”,留存成长印记;镌刻生活“小故事”与人生“大道理”,蕴含生命智慧……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树枝,都凝聚着同学们对生命的深思、对过往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随后的“心理树洞”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生命成长故事,重新审视生命价值。心理辅导员刘婧同步进行现场指导,探索构建“艺术表达-朋辈共情-专业疏导”的三维支持系统,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
法治教育:系紧人生“安全带”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同学的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地科院组织师生党员赴淮安市看守所,开展“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大家参观了监舍、放风区等特殊场景,“零距离”感受党纪国法的威严,真切感受“自由与束缚”的强烈对比。警示教育环节,副所长以案说法,讲述在押人员的悔恨故事,剖析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沉重灾难,将守法要义深深植入师生心中。师生党员深受触动,一致表示“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纪律红线必须严守”。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亚芳希望全体党员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珍惜当下,争做时代新人。此次“沉浸式”教育,切实增强了师生党员的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让大家真正做到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长期以来,地科院秉持“安全兜底、守正创新”总体思路,全面赋能学生成长成才。下一步,学院将积极构建“思政铸魂、实践强基、文化润心”三维育人体系,努力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教育平台,不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筑牢思想堤坝、构筑生命防线、厚植家国情怀,使成长轨迹兼具安全底线与发展高度,更好地助力青年学子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