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产教协同育人,11月15日上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举行学校首个微专业——“无人机技术与应用”第一期开班仪式。地科院院长刘传明、副院长王怀军、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陶叶青、地理信息科学系专任教师李鑫川,以及淮安尔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余惠、联合创始人沈华祥、教学主管何攀、技术主管胡启童以及微专业首期学员出席,开班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殷成志主持。
锚定培养新赛道,打造微专业建设标杆
仪式上,校企双方代表先后致辞。刘传明指出,无人机技术已成为低空经济、自然资源调查、应急减灾、生态监测等多个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作为淮阴师范学院首个微专业,“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的正式落地,标志着学院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贾余惠从企业一线出发,介绍了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管理、测绘监测、农业遥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表示企业将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实训设备与实践岗位,确保课程教学与产业需求精准衔接,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实践平台。
深化校企共建,实训设备捐赠提升培训质效
在全体嘉宾见证下,学院与淮安尔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实训设备捐赠协议。刘传明代表学院为贾余惠颁发捐赠证书,对企业支持学院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表示衷心感谢。此次捐赠的无人机实训设备将全部用于微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搭建与行业标准高度接轨的训练平台,有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技术训练效果。

图为领导致辞和捐赠协议签订。记者 朱莹 摄
沉浸式技能体验,近距离感受无人机作业流程
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前往音乐楼前参加无人机飞行演示观摩。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展示了无人机起降、航线规划、影像采集等核心操作,并详细讲解了设备调试要点与飞行安全规范。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体验,从“课堂理论”转向“真实操作”,直观感受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流程与操作要领。
走进专业场景,深入解读微专业课程体系
随后,刘传明带领企业代表和全体学员参观地理信息实验室、淮河流域仿真模拟实验室等教学平台。双方围绕实训场地衔接、课程协同开发、技术指导方式和教学资源共享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陶叶青向学员系统介绍了微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展示无人机模拟器、遥控设备等核心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未来的学习路径与能力要求。

图为无人机作业现场与专业导论。记者 朱莹 摄
发挥首个微专业示范效应,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升级
作为淮阴师范学院首个正式实施的微专业,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微专业第一期开班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学院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推动专业结构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学院将以微专业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推动相关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逐步完善适应新产业、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第一期学员合影留念。记者 朱莹 摄